新闻动态 > 有关于青少儿三大编程赛事的介绍及分析
有关于青少儿三大编程赛事的介绍及分析
2020-06-04   阅读 2547 来源:

当下学习编程已经慢慢成为了所有青少儿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围绕竞赛项目去学习编程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兴趣,让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机会,而且还可以帮助孩子升学,是比较高效的学习编程的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在这里向各位家长大致介绍一下青少儿的三大编程竞赛以及它们的特点分析。

1.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赛事特点:在国内比较公正和权威的一个编程等级考试。由于少儿编程的快速成长,一时间涌现出好多编程等级相关联的机构(让很多家长朋友都懵了),不过真实情况是有的幕后是一些商业组织在主导,所以他们大部分其实还不能称之为“等级考试”,只可以叫XXX“测试”或者“评测”之类的,就是不可以叫“考试”,这一点家长朋友们在为孩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着重看一下主办单位是不是中国电子学会的等级考试。

竞赛语言:分为预备级(Scratch)和正式级(C/C++),此外还有Python类别。

赛事时间:正常情况每年有四次考试的机会,在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

竞赛方式:每一门编程语言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分为Scratch编程一~四级、Python编程一~六级、C/C++编程一~十级,其中各种语言的基础级一级是必考类,以后还能跳级考。

2.蓝桥杯大赛青少年组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赛事特点:属于选拨性竞赛,根据孩子的年龄分为低龄组及高龄组,虽然总体来讲组织的还是比较好的,不过也有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例如以前的评分还是人工打分,并没有像等级考试和信息学奥赛那样用计算机系统自动打分,尤其是C++编程类,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打分,不仅减少了人力而且还保证了公平公正,期望以后可以在这点上有所改进,肯定也会慢慢提高的。

竞赛语言:软件编程类主要有Scratch、Python、C++。

赛事时间:正常情况每年的九月至次年的一月要先进行选拨赛,三月进行省赛,四月进行全国赛。

竞赛方式:各种编程语言当中低龄组及高龄组是要区分开来比赛的,首先进行选拔赛,选拨赛会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淘汰,通过选拔赛后会进入省赛,省赛的比赛进行完之后再从当中选取各个省内比较优秀的选手去参加全国赛。

3.信息学奥赛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赛事特点:在国内应该算是青少儿阶段最重要同时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赛事。教育部和学校都认可,能够帮助高考和升学。不过考试题目难度比较大,初赛的淘汰率相对比较高,没有小学组,小学生如果想要参赛就需要和初中的学生一起比赛,因此一些初学者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参加这个比赛相对就会比较困难一些。

竞赛语言:参加比赛可以使用Pascal、C、C++语言,不过从2022年开始就不能用Pascal和C语言,只可以使用C++语言。

赛事时间:正常情况每年一次,省赛十月初赛,十一月复赛,七月国赛。

竞赛方式:比赛分为普及组(初中)和提高组(高中),首先进行初赛然后再复赛,由于复赛现场编程属于计算机实操,但是各个省考点的计算机是有限的,因此能够参加复赛的比例和名额会卡的比较严格,这样就致使有许多学生是进不了复赛的,依据复赛的成绩选拨出普及组一、二、三等奖,以及提高组的一、二、三等奖,然后就是省队的选拨(提高组当中的优秀获奖人员),会再进行国赛,最终会选拨出国家队的选手去参加国际比赛。

以上是有关于这三大比赛的相关信息,例如评级标准、报名文档、考试大纲等等内容因为篇幅限制,就不在此一一列举,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直接来校区进行详细咨询!

PS:因为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赛的方式和时间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例如蓝桥杯省赛和等级考试今年都延迟到了六月份,而且都改成线上考试了,详细内容可以查看官方通知。

参加比赛和学习建议

学生们的准备和学习要以信息学奥赛为主线(含金量最高、也是最难的),不过同时也需要结合另外两个比赛来达成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起初要从赛事的时间上来看,信息学奥赛每年都是只会进行一次,而且参与这个比赛的同学都是以初高中的学生为主,假如是初学者以及小学生去参加比赛的话就很难和他们去争夺正赛的奖项和名额,因此我们要联合另外两个比赛,如此一来每年都可以更多的参加竞赛,就算参加赛事本身即便没有得奖,但是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磨练。学生的各种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也都需要这种历练,尤其是在中小学年龄阶段。从竞赛的性质上来看,蓝桥杯大赛和信息学奥赛都是淘汰行和选拨性的比赛,当然最终的得奖名额也是有限定的,等级考试就是过级性质的竞赛,能不能通过只是与自身得能力相关联。仅从比赛得难度上来看,信息学奥赛的难度是最大的,在如此难度的条件下如果初学者或者小学生想要和高年级的孩子去比赛就会比较艰难,容易受打击。因此这三个比赛是要连结起来去参加,尤其是在中小学的年龄阶段。